中本聰(Satoshi Nakamoto)是誰?他是比特幣發明人,也是他提出來區塊鏈的概念,手上拿了一百多萬顆比特幣,是世界上比特幣最多的人,但是這一個比特幣富翁卻沒有人知道他是誰。2008年中本聰的論文《比特幣: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》橫空出世,讓大家了解到了一套新的支付系統,但在2010年的時候就消失在大家的視野裡了。
誰是中本聰?他做了什麼?
中本聰(Satoshi Nakamoto)是比特幣之父,把比特幣這個東西推向世界,從來沒有任何人見過中本聰甚至連照片都沒有,不知道中本聰這個IP到底是「一個人」還是「一群人」,2011年4月中本聰在比特幣論壇發文說自己「轉去做其他事情了」,幾天後的電子郵件寫到「我希望你們不要一直把我描述成一個神秘的影子人物。」

越是神秘我們網友越好奇,所以這幾年也常常有幾個人被認為就是中本聰,以下這幾位的呼聲是最高的。
被認為最有可能是中本聰的四位人選
關於中本聰是誰,大家做出了以下推測:
- 中本聰是比特幣創辦團隊的化名。
- 最有可能的是一位叫Dorian Nakamoto的日本人,但是他本人否認。
- Craig Wright 強烈宣稱自己是中本聰,但法院判決他敗訴,所以可以說他是法院認證的「假本聰。」
- 有人認為,2008 年創造 Bit Gold 的 Nick Szabo 才是真正的中本聰。
多里安·中本(Dorian Nakamoto)
首先,先說一下這位Dorian Nakamoto的背景,Dorian 畢業於加州理工州立大學物理系,曾參與國防機密專案。2014年的時候,《新聞周刊》聲稱 Dorian Nakamoto 就是中本聰。在記者問多里安·中本關於比特幣的問題時,他給出的回答看似已經承認了自己比特幣之父的身份:「我已經不再參與它了,不能討論它,它已經被轉交給其他人,現在由他們負責,我已經沒有任何聯絡。」這段對話讓所有人都以為他就是中本聰!但後來多里安·中本又改口說他當時是聽錯了記者的問題,以為記者問的是和軍方有關的保密工作。
結果中本聰本人直接在比特幣論壇闢謠發文說:「我不是多里安·中本。」

然而《新聞周刊》卻失誤的公開了Dorian 住家的照片,只要簡單搜尋就能找到位置。搞得每天都有記者在他家「蹲點」被騷擾的生活長達十年。

克雷格.懷特(Craig Wright)
這位來自澳洲的科學家,自稱自己是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而被群嘲,並且還上法院打官司證明自己是中本聰,可是被法院抓到做偽證,所以大家幫他起了一個綽號:「澳本聰。」
那事情發展是怎樣的呢?懷特宣稱他在2013年跟他的已故同事大衛一起挖礦,挖到了110萬顆比特幣,然後在大衛離世之後,懷特就被指控侵佔了大衛的遺產要求歸還一半的比特幣。然而懷特聲稱,他在2011年就把比特幣所有權轉讓給一個保密信託基金「鬱金香信託(Tulip Trust)」,也有跟法院提交資料,但被原告律師發現懷特向法院出示的多項文件可能造假,「鬱金香信託」其實根本不存在。目前他面臨的是巨額賠償金跟刑期。
可以說他就是利用「中本聰」這個名字獲得知名度之後開始割韭菜,謊話連篇。

尼克·薩博(Nick Szabo)
Nick Szabo是一位電腦工程師與法律學者,他在1996 年就提出了「智慧合約」的概念。2008年的時候,他提出了一種名叫「Bit Gold」的去中心化貨幣,這個幣的概念跟比特幣非常像,理念都是依靠去中心化的電腦網路來驗證交易的。
Dominic Frisby(英國作家兼喜劇演員)寫了一本書,名叫:《Bitcoin: The Future of Money?》他認為Nick Szabo 就是中本聰,理由如下:
- Szabo 與中本聰的寫作風格相似
- 兩人都引用過經濟學家 Carl Menger
- Szabo 曾在早期加密支付公司 DigiCash 工作

Peter Todd
美國電視公司HBO播出了一檔紀錄片,名為:《Money Electric: The Bitcoin Mystery》中,提出了一項重大指控:加拿大軟體開發者 Peter Todd 就是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 (Satoshi Nakamoto)。但是Todd本人對此極度否認,但導演Hoback卻很肯定自己的推測,並且對自己的推測「打包票。」
導演Hoback在調查中找到了他認為的「決定性證據」:
2010 年,一篇發表在比特幣論壇上的貼文。貼文中,中本聰提出了一項有關比特幣程式碼的技術性建議。而僅僅幾個小時後,Todd 也在同一論壇上發表回應,對中本聰的提議進行了細微的修正。Todd 在回應中寫道:「當然,具體來說,如果第二筆交易有手續費,則輸入和輸出不能完全匹配。」這段回應讓Hoback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假設:Todd 實際上是切錯了帳號,意外以個人身份回應了他之前以中本聰身份所發表的貼文。

由一群公司共同創造出來的「中本聰」
有人認為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是四家大型公司的團體聯盟名稱:
- 三星 Samsung
- 東芝 Toshiba
- 中道 Nakamichi
- 摩托羅拉 Motorola
由這四間公司的前幾個字母,組成了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這個名字,但這幾間公司沒有承認,不過小編認為中本聰或許真的是幾個大公司一起創立的一個「IP。」畢竟之前在中本聰發表的貼文中,他曾經用過“We”這個代稱。
中本聰為什麼要發明比特幣?
中本聰發明比特幣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,因為之前我們在網路上進行交易都需要透過第三方,交易過程中會被這個第三方收取一筆手續費,那中本聰想如果沒有了第三方,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把錢給對方又省的麻煩,又可以不用被多收一筆。而且中本聰認為人跟人做交易還需要信任彼此太麻煩了,我們需要相信銀行不會讓貨幣貶值,信任他們讓他們持有我們的錢,但如果去中心化的交易,交易者彼此之間就不再需要「信任。」
- 不用依賴第三方,如:銀行、金融機構
- 降低交易的成本
- 建議一個無需信任、基於密碼學的交易模式
- 實現匿名、安全性
- 無需換匯,實現全球性貨幣
到底中本聰有多少比特幣?
中本聰有2.2萬個錢包,全部加起來他有超過一百多萬個比特幣!是世界上比特幣擁有最多的人,也因此登上全球富豪榜第十名。

中本聰的比特幣創世區塊地是 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。
主要是在講區塊鏈的運行邏輯,跟中本聰的理念為什麼要發明區塊鏈。對於中本聰發表的白皮書有興趣的,可以上網找來看。
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中本聰消失了,從他最後的留言中透露自己要「做其他的事情」可以猜測他有他自己的生活,或許他轉移了他的興趣,也或許他不想被過度關注,只想安靜的當個平凡人。或許這位鼎鼎大名的比特幣創辦人死亡了也是有可能的。